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加德纳故居前的沉思


加德纳故居前的沉思
何奕敏
 
鼓岭,注定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不管在从前还是今日。
当然,这个七夕无月的晚上,鼓岭故事因为续写了七夕、因为反克、因为诗会,因为来自福州、厦门、杭州、漳州、泉州、宁德、三明等地的诗人们,更因为期待中终究未如约而至的流星雨和汤养宗老师诗歌里的萤火虫,而显得更加委婉动人了。
不说诗会如何盛况空前、嘉宾云集,组织者如何精心筹备、辛苦接待,也不说一众诗人们如何放松身心、尽显真性情,诗会现场如何热火朝天、茶酒不歇,我只想说说加德纳这个鼓岭名人。
曾经一度成为热议的“鼓岭故事”的主人公密尔顿·加德纳,1901年随父母到中国,曾在福州鼓岭生活了10年,1911年,加德纳全家迁回美国加州。在鼓岭度过快乐童年的加德纳先生,后来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至死都没有重新回到过他魂牵梦萦的童年乐土。然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现任国家领导人,当时的福建省委主要领导出访美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鼓岭故事,跟加德纳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在场与不在场的人们。加德纳的遗孀和后人,自此对福州鼓岭念念不忘,时常挂念并多次故地重游。
从下榻的古堡别墅出发,顺着柏油路一直往上走,路边林立着或新或旧,或高或矮的别墅,那座很知名的宜夏别墅据说也是加德纳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现如今已经成了鼓岭老干休养医院了。而本次“反克第二届七夕诗会”的举办场所——古堡别墅,据说也是当年外国人的住所,如今已经成为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很有些历史了。难怪昨天刚刚走进古堡时,第一眼看上去,就透着浓浓的沧桑感。那座老基督教教堂,作为福州基督教的发源地之一,据说每年夏季都有来自各地的基督教徒组团到此参观。但此刻,显得冷清而寂寥。公园内有棵“柳杉王”,是鼓岭的招牌,高30多米,树龄1300年以上。站在高处下望,发现树顶已经折断了,是否老树不堪岁月的摧残,已露出疲惫的模样?公园内有一处开凿于公元1035年的古泉,让我们驻足停留了好一会儿,推算起来,那该是唐玄宗年间修建的了。泉边刚巧有位父亲带着一双儿女在驻足嬉戏,小人儿憨态可掬,让人心生欢喜,也让古老的泉水似乎焕发出了青春,瞧,泉水不是正荡出笑纹呐。
鼓岭的旅游设施还比较完善。沿着路边的指示牌一路前行,去了教堂、医院、游泳池、观日台。这一路行走,风景最美的地方是那个可以远眺万国公益社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视线前方是高高矗立的巴洛克壮观建筑物,身后是霞蒸雾绕的连绵群山,从幽深峡谷里吹来凉爽的山风,让一路跋涉的脚步顿时轻盈。此刻,今夕何夕?很有些“我欲乘风归去”的感觉。
在林荫道上,遇到很多对互相搀扶着同游鼓岭、结伴散步、锻炼的,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他们的背影让我想起我喜欢的,台湾歌手赵咏华演唱的歌曲《最浪漫的事》。返程,不甘心一直遍寻不见的加德纳故居就此擦肩而过,决定再认真找找看。看了地图,又看路牌指示,重新定位加德纳故居具体地点,还特意跑到前方请教一位正在休息的清洁工阿姨,原来,原来,我们站的地方,往路的上方多走几阶台阶,其实站在路边抬头可见的一座很不起眼的低矮建筑物,那就是加德纳的故居!
随阶而上,眼前的建筑物,沉静如水,没有游人,除了我们。青石屋,青色裸露的岩石很真诚地展示着屋子朴素的本色,毫无掩饰,也无需掩饰。白色的百叶门还保留着当时的风格,微风轻推着门窗,嘎吱嘎吱。屋子取材完全受本地民居影响,用了最原始的未经修整的花岗岩石料。屋子面阔四间,其中三个开间前有宽大的外廊,木檐柱。左端开间别墅为乱石砌成,木三角屋架,风吹雨淋,木料已经有些弯曲,屋面为小青瓦,瓦上用石块压顶,山墙开设有木头小窗,木头门。
走在经年没有人声的寂静空间里,深呼吸,空气干净、清爽,没有老屋特有的霉味儿。此刻,我仿佛听见百多年前的小加德纳在屋子里快乐地奔跑,嬉笑玩耍的笑声。“咔嚓” 、“咔嚓”,快门接连按下,生怕自己在恍惚间,把那一刻美好的感觉错过了。
静静地坐在门前的石阶上休憩,思绪无由地飞得很远很远。原来,这世间,有很多物事,可以不用张扬,不用刻意,也可以在某个时刻,撞进某些有缘人的内心。
 
作者:何奕敏,女,福建省周宁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浅梦无痕》、《去远方寻找自己》等。